体能训练是形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没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面对战场上的精神压力、恶劣环境,军人很可能无法完成作战任务。无论军事科技发展到哪一步,军人在作战中都离不开良好体能的支撑。长途跋涉、两军对垒、冲锋陷阵、坚守阵地、饥饿疾病都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战场上,体能就是看得见的战斗力。“强军先强体、强体为打赢”,这是对开展群众性体能训练最贴切的解释。
然而,有个别单位在体能训练上追求满负荷、超负荷,希望以此磨练军人的血性和意志。殊不知,过犹不及,体能训练也必须讲究科学组训。
据《解放军报》5月17日报道,在第79集团军某旅,某连体育特长生王利家是新兵连有名的“全能王”,体能训练样样领先。班长郭兆福见他是个好苗子,一心想把他培养成特战尖子。郭兆福给他量身订制了一份体能训练计划:早上、下午各一次5公里,睡前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各100个,节假日还给他“开小灶”。一周下来,王利家苦没少吃,换来的却是身体极度不适。医生检查后说,王利家因过度训练,膝盖里已经有了积液。
据调查,一些出现轻微训练伤病的战士,在有的基层带兵骨干“小伤小病不算啥”“轻伤不下火线”的鼓励下,也都选择了坚持。但这样的效果并不好。
“膝盖积液2人、肌肉拉伤3人,踝关节扭伤1人……”该旅某营营长闵庆瑞指着一份体能训练伤病情况统计表说,虽说人数不多,可连队接连出现训练伤,对单位战斗力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后,该集团军举行军体骨干集训,运动指导专家的培训让大家眼界大开,“无科学不训练”如今成了集训人员的口头禅。
体能训练不仅是体与力的锻炼,还是精神、心理、意志的锻炼,违背科学的训练,轻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重者则会导致伤病而损害身体,这种训练不仅不能提高战斗力,甚至会造成非战斗减员。
今年年初,新版《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发布,新大纲提出,组织军体训练,须把握运动人体规律,注重合理负荷、循序渐进、分类施训、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官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身心素质。这为全军和武警部队军事体能科学施训提供了依据。
确保体能训练科学施训首先要坚持实战牵引。按照打仗需要和岗位要求科学设置训练内容与标准,体能训练不能给大家统一画一张像,训练课目、训练重点、训练标准要有所区分、有所侧重。
体能训练还要遵循科学规律。根据遂行任务需要,由训练管理部门为不同兵种、不同部队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强度和考核标准,经心理专家、医学专家测试评估后作为组织科学施训的依据。
此外,体能训练也要注重继承创新。除了传统的课目,还可以增加攀爬、跳跃、抗荷等训练内容,让体能训练更贴近实战,更有趣味性。
必须强调的是,反对不科学的体能训练与提倡刻苦训练并不矛盾,有科学依据的刻苦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较好地避免了训练损伤。
据媒体报道,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为了让体能训练更加科学,引入了俄罗斯特种部队壶铃训练,并借鉴地方跑酷、瑜伽训练模式,创新体能训练内容,让官兵们感到既实用又有趣。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地方专业体育教员进行指导帮带。部队专门设立地方体育教员体能训练辅导日,科学开展“小班化”教学、“快慢班”分组、“升级式”强化训练。所属各基层单位在组织体能训练时,摒弃片面强调高强度训练的做法,根据天气变化、受训者体质等情况,随时调整训练内容、训练标准,做到满训不蛮训。
“夫兵者,国之卫也,非强悍有力者不能胜其任。”随着新版《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全面落实和科学施训的持续开展,官兵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一定会成为提高部队打赢能力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张凤坡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31日 12 版)